- A+
所属分类:国学概论讲话
何谓弹词?
弹词一名“盲词”,亦名“淘真”。弹词和盲词尚有意义可寻,淘真则已不知本作何解。唱的人大都为男女盲者,手弹琵琶,或敲鼓,口唱古今小说、平话中故事,所以叫“盲词”,又叫“弹词”。
弹词的来源
弹词来源于唐佛教徒用以宣扬教义的俗文和变文。
- 像《维摩诘所说经俗文》、《释迦八相成道记》等,都有白有唱,后来成为宝卷的体裁。
- 另外,唱书的人用这种体裁来做他的唱本,成为宋代的淘真。
淘真的体裁虽已无书可见,但从今存的“太祖太宗真宗帝,四帝仁宗有道君”二句,可以知道与后来的弹词并无二致。
至若董解元《西厢搊 [chōu]弹词》,虽体制与今弹词不同,然仅易诗句为词句而已,不能说完全不相关也。
淘真(弹词)的体裁
淘真在宋时亦分若干科,有唱赚、小唱、弹唱因缘、唱京词等,它们的分别也已无从考明。
弹词的名称,始于《西厢搊弹词》,较今名多一“搊”字。至元人杨维祯作《四游记》(《仙游》、《梦游》、《侠游》、《冥游》),合诗歌与纪事为一体,始成今体的弹词。
明人作此者很多,读《天雨花》“弹词万本将充栋”之句可以想见。
南词的分类
它的体裁有南北之分,北词大约与“鼓儿词”相近,像杨慎的《二十一史弹词》为北词,其他则十九为南词。南词则以七字为一句,有衬字,约可分为三种:
- 一、有唱,无表,无白;
- 二、有唱,无表,有白;
- 三、有唱,有表,有白。
明人所做弹词
- 弹词中最见盛行的《玉蜻蜓》与《珍珠塔》,相传即为明人所作。
- 《玉钏缘》一书,拿它的内容作考证,知它也作于明末。
- 篇幅最长的,如《安邦志》、《定国志》、《凤凰山》三部连续的弹词,合之得六百七十四回,字数至少有二百万。但作者是谁,作于何时,今都不可考。
清初的弹词
- 陶贞怀作《天雨花》,一韵到底,见解高越,为一切弹词中的白眉。
- 陈端生续《玉钏缘》作《再生缘》,以寄其别凤离鸾之思,篇幅亦长。
- 侯芝删改《再生缘》,续作《再造天》,另作《锦上花》,可称有清唯一女子弹词专家。
- 邱心如作《笔生花》,内容似《再生缘》,见解稍迂腐。
- 及程蕙英作《凤双飞》,以洒脱跌宕见称;
- 郑澹若作《梦影缘》,酸冷似不食人间烟火;
- 周颖芳作《精忠传》,专写英雄故事。
- 此外书很流行而不知作者的,有《三笑姻缘》、《双珠凤》、《玉夔龙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文武香球》、《百花台》、《双金锭》、《果报录》等,不下百余种。诸书以《三笑姻缘》的文辞最为浅俗,而《果报录》的文辞最为雅艳。
于是弹词的内容,可谓各方俱到了。这许多名作,不但字数都在近百万或百万以上(《再造天》、《锦上花》除外),而且都出于女子之手,在中国文学史上,是值得特别注意的。
弹词之外,尚有所谓鼓词与影词,为弹词的演变。
- 鼓词又名“大鼓”,多取材小说与戏曲,如《三国志鼓词》、《西游记鼓词》等;亦有创作,如《大八义》、《小八义》等,但以叙武侠和历史的故事为多。
- 影词的取材与鼓词同,以一人作数人口吻,字句长短自由,说白前有“出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等字样,大概是可以搬演的。这可说是小说、弹词、戏剧的混合物了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