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概论讲话 史的分类 史学 国学概论讲话 4-1-2 史部独立始于何时? 史的来源,虽然很古,但在晋以前,史学还没有被视为独立的学科。 刘歆《七略》及《汉书·艺文志》把《世本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一类的书,附入《六艺略·春秋》的后面,虽将史的地位列得很... 03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史学 总论 4-1-1 史的本意是什么? 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史,记事者也。从又,持中;中,正也。” 《玉篇》则云:“史,掌书之官也。” 《周礼》也说:“史,掌官书以赞治。” 前一说以史为一种书籍的名称;后二说以史为专掌官书的... 03月1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7 附:杂家及其他 何谓“杂家”? “杂家”之学,正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称,“兼儒、墨,合名、法”,兼有各家所长。大概诸子的书,不能名为一家的,都可列于“杂家”。 《汉书·艺文志》录杂家二十家,其书十九遗佚。今述《尸子》... 03月1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6 墨家 何谓“墨”? “墨家”的“墨”字,并不是指姓,乃是指学派的名称。“墨”本训“黑”,引申之为“瘠墨”,为“绳墨”,所以所谓“墨”,乃是“垢面囚首”、“面目黎黑”的意思。因为墨家之学,出于夏禹,夏道尚质,... 03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5 名家 何谓“名”? “名”字的本义,据《说文解字》,则是:“名,自命也,从口、夕。夕者冥也,冥不相见,故以口自名。”人既以名自别,引而申之,万物本无名,无所分别,不得不为之制名。名定而万物有别;循名以责实,... 03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4 法家 何谓“法家”? “法”字历来都解作刑罚之义,然而法家的要旨,却在于怎样使刑罚之权不坠。 法家的来源怎样? 古时礼、法并称,二者实相贯通。 至管仲主以法治国,法始专就刑罚言。然由此可见法家本起于礼,正和... 03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3 阴阳家 何谓“阴阳”? 所谓“阴阳”,含有三义: 一为“日月阴阳”,如羲和的“钦若昊天,敬授民时”即属此义;(为阴阳家的正宗) 二为“阴阳变化”,就是兵书的阴阳; 三为“五行阴阳”,就是五行的术数的阴阳。 这... 03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2 道家 何谓“道家”? “道家”之名,依司马谈《论六家要指》,应作“道德家”。 江琅以为“道”用道术之通称,诸子百家皆为道,故不得独举以目老、庄之徒。 陈柱以为道家出于史,史为道术的总归。故道家为道术的全部,... 03月1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2-1 儒家 何谓“儒家”? “儒”本是“术士”的通称,术士即学道之士。 《周官·大宰》“儒以道得名”,与“师”对举。《疏》称“儒,有道德、有道术者之通名”。 师既与儒并言,则儒本为掌教育的人,就是以“六艺”教人的... 03月0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国学概论讲话 国学概论讲话 子学 3-1-3 诸子的派别 周秦诸子的派别 有人主张,诸子思想,自以周、秦为盛,故“子学”当以周、秦诸子为限。以此为限,据诸子之思想,可列为四大派,列表如下: 派别 思想 中心人物 支派 邹、鲁派 标榜“仁、义” 孔子、孟子 荀... 03月0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